范文控,您身边的好帮手!
当前位置:范文控 学生作文内容页

初二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2023-08-05 15:24:22 学生作文 访问手机版

【简介】感谢网友“萝卜”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共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篇2: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第88—89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

(复习)

1、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说得数:9+=109+1+2=?9+1+6=?9+1+4=?9+1+3=?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主题图,学习例1。1。

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项目?(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牛奶(出示牛奶画面),已经送走了一些,请大家帮小朋友们数一数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多媒体出示牛奶图>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

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12、13共13盒。)(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2)该怎样列式呢?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4=13[多媒体出示牛奶凑10法图]演示凑10法转换过程法{从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把箱子里凑成十盒;加上外面的三盒就等于13盒}(演示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凑十法

②在白板上画图,让一孩子上台圈一圈,加深理解“凑十”。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来计算的9加几的方法在数学中就叫“凑十法”,也就是把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算。(9加几→10加几)

(3)巩固“凑十法”;

(4)出示“凑十法”法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会读;

(二)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习几加9(跟例1调换加数的位置,明确分出来的1要和9在同一边)

1、师:同学们,老师星期六写了5封表扬信,星期天写了9封表扬信。这两天一共写了多少封表扬信呢?(板书:5+9=)

⑴5+9等于多少?

(2)探讨:5+9的计算方法。

(3)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4)规范格式。强调:分出来的1一定要和9在同一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89页做“做一做”在书本上完成,抽查展示,并作讲评。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9加几(分1给9凑成10)9+4=135+9=14

篇3: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数学组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

2制定备课、课堂、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

3、各组员安排出自已研讨课的时间。

4、检查开学初布置的两周备课教案。

十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对新教师了解性听课

3、各年级口算竞赛。

十一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档案和常规课规范展开,课堂一般的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出学情,怎样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样分层次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测等等)、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常规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学情分析,前半学期教学问题研讨。

十二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数学应用能力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

一月:

1、写好科复习计划、总结,上交有关资料,资料(计划、总结、教学档案等)归档工作。

2、准备期末考试。

3、备课、作业批改常规检查。

4、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5、教师教学工作总查、考核。

篇4: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初表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口算

2、括号里能填几

3、分解数的组成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_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

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那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可是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多少个小朋友吗?

(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买公园门票,体现了新课改中强调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得有趣,认为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1、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讨论

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4、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学生,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师板书8+5)

2、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用小棒摆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5: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规律的发现,类比迁移,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做准备

1、师生互动复习算法。

以6+9为例复习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

2、学生抢答快速计算。

9+2=8+5=8+3=7+5=6+4=9+5=

【设计意图】巩固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熟练9、8、7、6加几的准确度与速度,为学生新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比较发现,找规律

1、在题组计算中初步感受规律存在。

2+8=10+5=8+6=9+7=8+2=5+10=6+8=7+9=

(1)学生独立计算出以上每组题的结果。

(2)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看一看:观察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

想一想: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说一说: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相同的。

(2)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总结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揭示课题。

带着你的发现,继续研究5、4、3、2加几。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题组计算,让学生在计算中观察,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提升,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三)类比迁移,重方法

1、观察特点。

(1)出示例题。(教材第95页例4)

5+7=5+8=4+8=3+9=

(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加数的特点。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道题中的两个加数均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2、探究方法。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4的学习。

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①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预设一:继续用“凑十法”解决5、4、3、2加几的计算问题。

预设二:借助刚才的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结果。如计算5+7时想7+5;计算4+8时想8+4;计算5+8时想8+5;计算3+9时想9+3。

②全班内交流,总结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

(3)体验比较方法。

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可以很快说出得数。

3、总结提升。

在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把小数加大数变成大数加小数,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8、7、6加几的方法解决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5、4、3、2加几中两个加数的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体验中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在类比迁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实践应用,促提升

1、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并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快速抢答巩固方法。

以学生抢答的形式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说答案,巩固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3)比较发现感受关系。

①你能快速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②每组算式中加数是怎样变化的?得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多几或少几,和也随着多几或少几。

2、游戏提升。

请学生用连一连的方式将每封信准确地送进信箱。

做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封信没有送出去,并思考它该送到什么样的信箱?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应用、理解求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感受加数与和的关系,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哪些收获呢?

篇6: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全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高一全年级学生共有200多人,就读我校的学生初中基础较差,全年级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具体目标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与初中联系不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本教材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不刻意追求学科的完整性,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教材在部分章节安排了适当的例题;

第一章集合

重点是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充要条件

难点是集合关系及运算,充要条件的判断

第二章,不等式

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

第三章函数

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值和图像

难点,点在图像上的充要条件反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应用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重点是指数幂的运算几个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对数的概念与计算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难点分数指数幂的运算,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应用

三、措施与方法

1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2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号数学

4科学性与简明性相结合

5时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

6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7通过数学学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我先分析一下9、8班的数学情况:学生学习不踏实,不扎实,浮躁,不求甚解,书写不规范,不能吃苦,对开放题不是很拿手的特点,结合中考重点和分值分配的5:3:2比例,我将重心放在8上,要求学生对占50%的基础必须稳扎稳打,强调解题的书写格式,利用平时的练习训练书写格式,以中考的标准来要求平时的练习,对中等生学生要求必须抓好占30%的中档题,对个别聪明的学生练习一些开放题。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中考仍以基础的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型或改造,后面的大题是教材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所以,在做题时注意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2、充实基础,学会思考。中考时基础分很多,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做到熟练、正确、迅速。上课要边听边悟,敢于质疑。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还重视数学方法的考察。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等方法。

二、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关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把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地归纳。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几年来,初中的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试卷始终。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以便适应这类题型。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中考的有关的政策,避免走弯路,走错路。研读《中考说明》,看清范围,研究评分的标准,牢记每一个得分点。避免解题中出现跳步现象。

三、精选习题。

1、初三下学期刚开始,每一周安排一次综合练习。让学生开始接触中考题型、题量,新课结束后就每周一次综合模拟测试。

2、每天利用几分钟时间练习。初一初二时是作为速度练习,初三时用作专题(解方程、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组、分解因式、代数式等)练习,在后段专门训练中考模拟试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其特点是题量少,时间短,反馈快,对中考模拟试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是反复做(打乱次序)。

3、整合习题,把握重点难点。对中考题进行精选和整合,将重点放在第17―26题之间的基本重点部分。

四、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可以把二十一章内容归纳成八个单元:①数与式{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③函数与统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统计}④三角形⑤四边形⑥相似形⑦解直角三角形⑧圆。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60%还多,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此我建议各位考生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师进行复习,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复习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注意:套题训练不易过早,参考资料应以单元为主,本阶段复习宜细不宜粗。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注意:你应该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措施:让学生向错误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五、以人为本,重在落实

1、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上新课阶段还是复习阶段,每一次测试都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他们可望也可及不同的目标,在课堂上注重班级实际,注重学生实际,以基础为主,注重双基,不弄偏题、怪题,面向80%的学生,这样也有利于对班级的管理,也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关心。

2、对每一次测试都作出详细的分析,细到每一道题哪些学生得分,哪些学生失分及错误原因,这样在讲评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对错的少的题就个别讲解,有时还得进行分层讲评。

3、一模后对每位学生进行得分分析,哪些题是必得分部分,哪些题是尽可能得分部分,在复习中重点放在哪些知识和哪些题型上,进行分层推进,优秀学生重点训练第24、25、26题的中考压轴题,中等学生重点训练第17――23题,学困生重点训练选择题、填空题、方程和不等式。

篇8: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2、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学生进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篇9: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初三学年上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年毕业班工作实际,对初三复习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完成九年级上册新授课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本章的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作好准备。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在本章得到进一步渗透和巩固。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12课时)

本章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第二十三章 旋转(9课时)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第二十四章 圆(16课时)

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12课时)

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注意从知识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向(原发性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或不断地修正,丰富个人的直接经验,它将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持系统。背景经验越丰富,知识的解释力也越强,适用范围也更广,有利于灵活的支配和运用,利于广泛迁移。

四、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篇10: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二班共有49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由原北营小学和原小庄小学部分学生组班而成。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水平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课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单元分析: (一)数与代数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1.测量。(第六单元:面积)

本单元设计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

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指南针

2.年历卡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4.面积单位卡片

5.简易天平

五、教学措施:

1、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4、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六、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篇11: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年级数学,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思想: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

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资料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到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用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应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潜力及水平。

用心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用心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推荐。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篇12: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将以学校教学计划和小学教导处的计划为指导,打造学科特色,搞好团队文化建设。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使我校数学学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内强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严格执行新标准。加强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继续学习小学数学学科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助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认真学习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的运用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二)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1、继续严格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师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备课、听课情况及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本学科本周及下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加强沟通,展开研讨,步调一致,共同前进。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每一次集体备课要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集体备课要做到三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

3、优化作业环节,减轻学生负担

每一位老师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作业布置要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筛选,精心设计。对于每一种作业,必须自己做过,必须及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各位教师要抓好课堂关、单元关,严格实行“四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师最好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做实、做细个别辅导工作。严禁随意性、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依托质量调研,提升管理效度。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平时的质量调研工作,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调研,严格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讲评、分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质量调研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从本学期起,每次质量调研的试卷都要注明“命题人”,每次质量调研的成绩要进行汇总,充分运用调研手段,检测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开展听课活动。

听常态课。包括听推门课,点名听课等。强调课堂教学要情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学习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

6、注重过程管理,力求教研实效。

继续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课堂,分管领导、学科主任和教学骨干率先上好研讨课;多听课,多交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过程管理,期初认真制订好计划,落实好活动内容,主讲人。每位上课老师要依托本学科组、教研组,反复讨论,试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教研活动时要精心组织,形成热烈、有深度的交流氛围,使大家真正研有所得。上完教研课后,教者应先进行说课,再进行评课,在组织开展说课、评课、上课活动过程中,要求把体现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所有教研活动资料须在上课后两周内完成,使教研活动真正形成制度化。

篇13: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2、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学生进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篇14: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实施计划时,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计划,教师一定能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疏忽对自己的提升,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下面带来数学教师教学计划,欢迎阅览!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生基本情况

高二倾理学生共有166人,学生学习数学的气氛不浓、基础很差。由

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不及时复习,致使对高二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高一数学成绩充分反映没有尖子生,成绩特差的学生也有不少,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但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以后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创新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习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篇15: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6名学生。学生学习风气较好,学生学习上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习往往浅尝辄止,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同学凤毛麟角。有几名学生虽然有着聪明的脑袋,却总是不能安心于学习,作业常常草草了事,反而不如一些个虽然思维反应慢、但踏实学习的学生。个别同学存在作业拖拉的现象,缺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使本班的学习成绩更上层楼,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师生在今后不断努力。

二、全册教材简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折线统计图。联系上述3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和整理与复习。

三、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策略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因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方程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等式性质的理解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公倍数和公因数

重,难点: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认识分数

重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及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应用

难点:单位“1”,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4.分数的基本性质

重点: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约分,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

5.统计

重点: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难点:能对复式统计折线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

6.分数加法和减法

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7.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在合作交流中探索“转化”策略的合理解题步骤

8.圆

重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指定大小的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推导

五、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数学意义,让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实例

七、课时安排:

1.简易方程--------12课时

2.折线统计图--------3课时

蒜叶的生长--------1课时

3.因数与倍数--------12课时

和与积的奇偶性--------1课时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球的反弹高度--------1课时

5.分数加法和减法--------4课时

6.圆--------3课时

7.解决问题的策略--------3课时

8. 整理与复习------5课时

篇16: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养成有很多方面,首先要学会的是整理书包和带齐学习用品,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铅笔(8—10支,每天卷好)、尺、垫板、橡皮。孩子忘带数学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但如果有责任心的话,这类问题是不会反复出现的。孩子要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将学习用品准备齐全,这在习惯形成初期非常重要。

其次,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老师会布置,家长只要督促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即可)。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还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家长每天先听孩子说一说当天有什么作业,再看孩子做的是否符合要求,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认识,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妨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数学书中的实际问题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师或家长引导下看书说出题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5、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

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得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7、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篇17: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年级数学,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七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笫27章:二次函数;笫28章:圆。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